一粒优质种子,不仅意味着生命的延续,更象征着梦想的起航。5月30日,由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濮麦115试验材料,随神舟十六号成功“飞天”,成为“天选之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麦种是小麦丰收的关键。6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麦香四溢的田野里,头戴草帽、忙着收麦的科研人员和金黄的麦田显得那么和谐。
从他们躬耕的身影里,仿佛可以找到濮阳小麦成为“天选之种”的答案,更能感受到濮阳农业科研人员为了国家粮食安全而勇敢扛起的沉甸甸的责任。
(相关资料图)
不一般:
收割精确到每一个麦穗
当农民朋友陆续开始繁忙的“三夏”生产时,市农林科学院的小麦科研人员,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刻。
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满目金黄,一派丰收景象。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濮阳综合试验站站长秦海英、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程星及另外几名科研人员,正头戴草帽、脸蒙面纱、手拿记录本,在麦田里穿梭、记录。
走进麦田,记者发现很多麦秆上挂着红色的吊牌,有的还缠着黑色的胶带。原来,这些小麦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程星介绍,挂红色吊牌的是科研人员精心挑选出来的比较好的种子,而缠黑色胶带的则是这些种子中的优品。对于这些有“特殊身份”的麦子,科研人员会专门进行收割,脱粒后再进一步进行种植试验。果然,记者看到,基地院墙边,几名农民正用一台小小的脱粒机,将一小捆一小捆带有红色吊牌的麦子脱粒。等到所有“有身份”的小麦收完,大型机械才会收割其余的麦种。
很显然,和普通农田用大型机械收割相比,试验田里的小麦收割方式确实显得不一般。对此,程星说:“在我们这里,收获时要精确到每一个麦穗,播种时则要精确到每一粒麦种。”
不寻常:
一个麦种的“十年磨一剑”
“我们这里共有820亩麦田,其中20亩为繁殖材料、80亩为试验材料,其余的为已经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从西到东,每一行、每一块,都是处于不同试验阶段的小麦种子。”程星说。
想不到看起来跟普通麦田差不多的试验基地,竟藏着这么多的“秘密”。面对记者的疑惑,程星说,小麦种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培育出来的,培育一个品种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杂交组合F0代,到参加省审、国审的F5代,再加上5年试验阶段,10年时间悄然而去。每个品种都要通过杂交组合、分离、选株等,一遍遍筛选,优胜劣汰、优中选优,才能筛选出各方面都合格的“优等生”。然后,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一路过关斩将,才能通过省审或国审,中间有一项不合格,就被刷下来了。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每年至少要尝试1000余个杂交组合,最终也只有一两例进入下一阶段。
以此次随神舟十六号“飞天”的濮麦115试验材料为例,从2011年起,科研人员就开始进行研发,至今已有12年时间。和它同时代的濮麦116、濮麦117等,已先后通过国审,在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濮麦115虽然已基本成形,并具有高产、抗病、优质落黄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同质化严重的明显缺点。科研人员希望通过此次“飞天”,利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地面无法模拟的特殊环境,使材料的变异率提高、育种周期缩短,从而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创制出优良的种质资源,快速培育出第二个濮麦115。
就是在这样的育种难度下,市农林科学院的小麦育种专家,常年工作在实验室、田间及大棚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科研。近三年来,先后自主培育出濮麦168、濮麦087、濮麦1165、濮麦117、濮麦8062、濮麦116等多个小麦品种。得益于濮阳小麦科研人员在小麦育种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国家有关部门才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濮阳综合试验站设在濮阳。
不放弃:
优质麦种扛起粮食安全“芯”
6月2日,穿着宽大的厚衣服、戴着草帽并蒙着面纱的戴妙飞,和农民一起将一把一把带有标签的、刚收割的小麦往三轮车上装。如果不介绍,没人会看出她是今年才引进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作为刚加入的新生力量,戴妙飞已经很好地适应了这样辛苦忙碌的工作方式。
“我院小麦研究所目前有一个正高、一个副高,四个助理研究员。”市农林科学院院长许国震介绍,小麦研究所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濮阳综合试验站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平时的工作还是比较繁重的。
濮阳所属的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冬小麦优势麦区。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达355万亩,小麦在濮阳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和区位优势。多年来,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创新,近十年来先后培育国审小麦新品种6个、省审小麦新品种2个,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做好小麦育种的同时,团队还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技术优势,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进行实地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农民解决小麦种植上的技术难题,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结合农时,加强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将农业科技及时传递给农民指导生产,打通科技成果与农民的“最后一公里”。仅2022年,团队就召开小麦现场观摩会3次,举办培训班51期,培训人数6519人次,农技咨询服务2100余人次,推广濮麦系列品种106.5万亩。
“我们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在试验田里,把科研论文写在广阔大地上。这次我们的‘天选之种’上天,是市农林科学院加快选育品种、促进种业振兴的又一次创新尝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立足当地,持续提升作物育种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现有高产的基础上,把抗病、抗灾能力再提高,为实现粮食丰产、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为我国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市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赵永亮的话,说出了农业科研的方向,彰显了科研工作者扛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心。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亓晓光
责任编辑:薛丽慧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非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